西峰 “331+”產業扶貧模式壯大生豬養殖產業
點擊:1677 添加時間:2020-03-12 08:37:00 信息來源:隴東報
3月5日,在西峰區什社鄉永豐正大“331+”生豬養殖場的設備室里,慶陽市當莊農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海峰正通過視頻監控大屏查看生豬情況。透過屏幕,記者看到,飼養員正在對養殖區通道進行消毒,兩側的圈舍里,一頭頭育肥豬膘肥體壯。
“現在場里飼養了1100頭豬,搞規模養殖一定要做好防疫,我們采取的是封閉式養殖,豬苗投欄后,只有飼養員能進入養殖區,這批豬再有一個多月就能出欄了?!闭勂鹕i養殖,李海峰喜上眉梢。
李海峰是永豐村村民,過去,他常年在外從事建筑行業。兩年前,他回到村里成立了慶陽市當莊農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蘋果產業。去年,合作社又搶抓農村“三變”改革機遇,吸納79戶貧困戶入股資金126萬元、23戶非貧困戶入股資金63.5萬元,依托正大集團種豬繁育場產業化項目,投資建設正大331+標準化生豬育肥場,實現社農聯合發展生豬訂單養殖業。
“我們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生豬產業,既降低風險,又能增加收入?!崩詈7褰榻B,養殖場從去年12月12日開始投產,以每頭2000元的價格,從正大公司引進育肥豬共1100頭,由公司統一配送飼料,提供技術指導,統一回收商品豬。預計今年4月中旬可出欄,按目前的市場價格計算,每頭銷售額在4000元左右,除去成本,純利潤達1000元。養殖場每年可出欄2批商品豬,總收入可達到200多萬元,合作社按照入股資金8%的比例對貧困戶進行保底分紅。
如今,像永豐村這樣的規?;B殖場,正在西峰鄉村多點開花。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西峰區把生豬產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積極推廣“331+”產業扶貧模式,以正大公司為引領,采取“龍頭企業牽頭引領、合作社組團發展、農戶入社多元增收”的方式,通過政府扶持、財政專項產業扶貧為貧困戶配股及銀行貸款,采用入股龍頭企業保底分紅、“村社合一”“能人帶動”組建合作社、成立公司自建自營3種形式,計劃在全區建辦“331+”標準化生豬養殖合作社100個。
去年,全區已建成6處13個單元,按照正大“定仔豬和飼料價格、定育肥標準、定保低回收價格”的“三定”模式合作運營,共投欄生豬7150頭。
今年,西峰區搶抓國家關于生豬穩產保供的政策機遇,繼續推廣正大“三定”模式,加快推進66個在建和18個新建“331+”標準化生豬養殖場建設。同時,延伸產業鏈條,招引正大集團在彭原工業園區建設30萬頭生豬屠宰廠,并以草促養,種植飼用玉米5萬畝。
據了解,項目建成后,將帶動西峰區15個貧困村、82個非貧困村的4700多戶貧困戶入社發展生豬產業,生豬年出欄量達到9萬頭以上,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